智慧水务物联网

2023-10-08

智慧水务物联网

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,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。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,强化地理、人口、金融、税收、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。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。以信息共享、互联互通为重点,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,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。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。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,并提出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、分析、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,从而对于包括民生、环保、公共安全、城市服务、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,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。;“智慧水务”作为国家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点,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,政府和各水务企业在战略层面重点关注和考虑的内容。

本系统不仅能提高企业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水平,也将为各部门提供基础、权威、及时和准确的空间地理信息,满足各类基于空间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,特别是能为专题数据信息提供更加直观、准确的地理属性。在为企业提供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的时,还能为领导各类科学决策提供支持;整套产品实现了水司传感网络管理、水司调度中心SCADA、GIS管网管理、巡检抢修、DMA分区计量、二次供水、计量监控、水质监控、报装、设备管理等软件系统功能;

水司传感网络管理系统:物联网采集系统用于实现各种水务物联传感设备(如:流量计、压力传感器、各种远传水表、水质检仪等)的工程安装,项目联调,以及集中采集传输。

水司调度中心SCADA系统:将供水生产监控、调度和业务管理统一到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平台,实现供水全过程生产运行数据采集存储、运行情况可视化展示、调度分析决策、业务过程管理、异常检测预警及运行能效分析和智能报表管理等内容,为全面提升调度管理水平提供坚强支撑。

GIS管网管理系统: 实现对各类生产设施、管网设施、公共地理数据的空间信息进行输入、存储、查询、分析、显示和发布。包括管线设施、建筑物、道路、林地、河湖水系、市政设施、消防设施等信息的输入和日常维护管理;GIS管网管理通过建立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地下管线数据库,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信息更新机制,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数据共享,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服务。

巡检抢维修系统:由监控端和移动端构成,使内、外业管理工作相结合,实现巡线工作的科学化、规范化、智能化管理。基于嵌入式技术开发的安装于智能手机、PDA等移动终端的移动端,用于巡线人员在现场进行管网日常管理、位置上报、事件上报、任务查询与接收等业务,巡线监管人员利用监控端对外业巡线工作进行实时监控、管理、调度、指挥与评价。

DMA分区计量系统:DMA分区管理可以使供水企业各部门的责权利明晰化,并通过计量和测量的数据实行远程传输,做好对数据的采集与管理以及对小区的漏损状况进行分析评估,最终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该区域漏损情况,为管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
二次供水系统:系统总览基于一张图的形式,通过管理者的视角,直观展示整个城市二次供水运行的状态,包括泵房实时数据、累计流量、累计耗电量、待回执工单、人员状态、营收数据等信息。

计量监控系统: 监测信息包括了地图信息、实时数据、设备告警三个模块功能,实现了对远传计量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测。

水质监控系统: 通过地图信息的总览,能直观展示监测设备的总体情况,包括设备数量、正常设备数量、告警设备数量、次要告警数量、重要告警数量、严重告警数量等;可通过选取不同的图层,查看不同的监测设备(流量计、压力计、流量&压力一体计、水质分析表)。也可查看单个监测点位的详细信息,包括浊度、ph值、余氯、采集时间等信息。

报装系统:主要为新装、一户一表改造、改表位、增减容、复装、户表用户改造、特办、移管、过户、报停、销户、用水性质改变、用户资料改变、水表校验等业务。






其他文章
查看更多 >